谁知道故宫的资料啊?
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,位于北京市中心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,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历史背景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(1406年),历时14年建成,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执政。
北京故宫,旧称紫禁城,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,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。建设情况: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(1406年)开始建造,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成。宫殿为木结构、黄琉璃瓦顶、青白石底座,饰以金碧辉煌彩画。
故宫又称紫禁城,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仿照南京故宫营建的皇家宫殿,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执政。其建筑布局严格遵循封建礼制,分为外朝(以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为中心)和内廷(以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为主)。故宫见证了明清近600年的政治、文化变迁,1925年改为故宫博物院,对外开放。
故宫的详细资料如下:名称由来:故宫又称紫禁城。天帝居住在紫微宫,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“天子”,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,因此有了“紫”字。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,常人不能进入,故称为“紫禁”。
故宫简介: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,是明清两代的皇宫。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。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,在故宫建筑中,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。以三大殿为例,屋顶各不相同。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。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。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。
求一篇北京故宫观后感,字数600到800
1、北京故宫观后感 在这个暑假,我有幸踏入了举世闻名的紫禁城——故宫,亲身感受了这座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古代宫殿建筑的魅力。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几点深刻感受:宏伟壮观的建筑布局 一踏入故宫,我就被其宏伟壮观的建筑布局所震撼。高高的城墙将故宫紧紧围住,朱红的大门和两旁的石狮子彰显出古香古色的韵味。
2、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,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,现在人们叫它故宫。故宫是明、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,是我国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,有五百多年历史。今年暑假,我有幸参观了这座气势宏大的古代建筑。从酒店出发经过了几十分钟的颠簸,我们终于来到了故宫。
3、故宫观后感(篇1) 最近,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在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,豆瓣评分高达4,甚至高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。“慕名而来舔屏”的年轻人络绎不绝。 要说之前,文物纪录片给人的常是一种高冷、神秘、刻板、枯燥的印象,仿佛都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东西,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,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。
4、故宫的观后感 通过这次《故宫》的观看,我被它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了。故宫,这个见证了中国从明朝到清朝,从兴盛到衰弱的建筑物深深的吸引了我。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,旧称紫禁城。是明、清两代的皇宫,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,世界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古建筑群。
5、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,城墙南北长961米,东西宽753米,城外有一条宽52米、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,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。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,布局严谨,秩序井然,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,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。
请帮我解释几个中国古代建筑名词
檐柱:定义:檐下最外一列的柱子称为檐柱。示例:如广济寺中的檐柱,它们支撑着屋檐,是建筑外立面的重要支撑结构。金柱:定义:檐柱以内的柱子,除在建筑物纵中线上的柱子外,都是金柱。示例: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中的金柱,它们位于檐柱之内,进一步支撑建筑的内部空间。腰檐:定义: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称为腰檐。
金柱:檐柱以内的柱子,除在建筑物纵中线上的都是。如武当山南岩宫玄帝殿 腰檐: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。如上海护珠塔 平坐:高台或楼层用斗栱、枋子、铺板等挑出,以利登临眺望,此结构层称为平坐。如临济寺澄灵塔 须弥座台基:一般用于高级建筑。
以下是对建筑史中经典名词的解释:抱头梁:是一种重要的梁结构,特别是在建筑的檐口处起到关键作用。主要负责支撑檩子的重量。在有斗拱的建筑中,这种梁通常被称为挑尖梁;无斗拱时,则称为抱头梁。藻井:是殿堂明间中常见的高级天花结构,通常位于殿堂的正中位置。
邸/,既指高官的府邸,又可指商店,见证了古代商业与文化的交融。厢/,是正房两侧的附属建筑,如吕后所听的东厢,既是生活区,也是权力的延伸。宇/,不仅是房屋的屋顶,也寓意着广袤的疆域与空间的包容。刹/,寺庙佛塔的代名词,古刹宝刹,是虔诚与宁静的象征。
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古代的宅宇是怎么样的
1、屋顶:在中国古代建筑中,屋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形式多种多样,在极大地丰富建筑物的整体造型的同时,大体积的屋顶也可将雪雨水直接排放到基座以外,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建筑物的防潮措施。其结构形式为两坡顶和四坡顶,并辅以单檐双檐之分。中国古建屋顶主要有五种形式:即:庑殿、歇山、悬山、硬山及攒尖。
2、中国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四合院。四合院是古代民居住宅中流传下来的一种最常见的院落住宅形式,它是古代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。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,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,周围为回廊链接,或左右有屋,而非四面建房。
3、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为台明出沿,对应屋顶的上出檐,又称为“下出”,下出尺寸,小式做法定为上出檐的4/5或檐柱径的2倍,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1/4。大式台明出沿为上出檐的3/4。
4、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,它结构复杂,下方上圆,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,多用于殿堂、佛坛的上方正中,交木如井,绘有藻纹,故称藻井。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,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。